■ 郭峰
“一個好的品牌,意味著品質可靠、服務有保證,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,亦能給企業和國家帶來美好的發展前景。”12月8日,第六屆中國品牌論壇在北京舉行,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發表演講,探討中國品牌在新時代的發展路徑。論壇上,娃哈哈以33年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、踐行“產業報國澤被社會”的突出成就,獲評“精準扶貧優秀案例”。
宗慶后在演講中表示,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企業的品牌意識和技術水平日益增強,許多產品質量位于世界前列,但是目前能享譽世界的品牌還比較少。他認為,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品牌,就必須堅持質量第一,誠信為本,同時要不斷創新升級。
品牌要不斷創新升級。宗慶后說,如今,品質化、健康化、個性化已成為消費升級新趨勢,企業要從中挖掘新的增長點,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。近年來,娃哈哈將產品從“安全”轉向“健康”,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,將中醫食療傳統理論和生物工程、現代提取等技術相結合,以實際行動落實“健康中國2030”戰略。這從娃哈哈新發布的一系列飲料新品和大健康產品、推出“康有利”電商平臺等新舉措中均可見一斑。
“一個國家的世界名牌的多少,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實力。我們的產品質量不比人家差,而且還勝過人家。”宗慶后說:“我們有信心直面挑戰,積極創新,向世界展現我們的中國品牌、中國力量!”
從“輸血”升級到“造血”,踐行產業扶貧之路,是娃哈哈助力脫貧攻堅、共建小康社會的一大創新之舉。早在1994年,娃哈哈積極響應國家“對口支援三峽工程移民建設”的號召,“西進”建立涪陵生產基地。隨后,娃哈哈又先后在四川廣元、湖北紅安、江西吉安、吉林延邊等地區投資建廠。截至2019年底,娃哈哈已在“老少邊窮”地區的17個省市投資85億元建立了71家分公司,直接吸納當地人口就業近1.3萬人,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000多億元。通過引入先進的管理思想、觀念和技術,培育貧困地區的“造血”功能,有力拉動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,并且帶動了其他企業到貧困地區投資辦廠,真正做到“互惠互利、共同發展”。
作為食品飲料企業,娃哈哈在發展中始終與“三農”緊密相連。33年來,娃哈哈累計采購各類農副產品價值超535億元,直接和間接解決了150余萬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,對推動農業結構調整、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此外,從校辦企業起家的娃哈哈,持續關注教育事業。從2000年杭州市首次開展“春風行動”起,娃哈哈便積極響應,20年累計捐款1.046億元,是捐款金額最多的企業,幫助3萬余名困難學子圓了“大學夢”。
在國家和社會遇到自然災害和公共危機時,娃哈哈總是第一時間捐款捐物,共渡難關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,娃哈哈捐贈資金及物資價值達3100余萬元,輸送產品超600萬瓶。
宗慶后說,打響中國品牌,不僅意味著質量和誠信,“同時也要有家國情懷,勇于承擔社會責任。”